压岁钱怎么花?存压岁钱的正确方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这几天是农历的春节,小巴祝大家新春快乐。春节里哪一个关于“钱”的话题最热门?当然是压岁钱。吴老师还温(zheng)馨(zhong)提(zhi)示(shi)小巴应该做一期关于压岁钱的理财话题。 小巴正琢磨着应该怎么来写,边想边走来到理发店理发。理发店生意好得排队,坐在边上等的是一位大妈。大家都知道,中国大妈是最“资深”的投资群体,没有她们不懂的投资理财道理。果不其然,小巴就被上了一堂最好的关于“压岁钱”的理财课。 当时,理发店的电视机里正在播放新闻,采访一对带儿子外出购物的夫妻,问小朋友过年的压岁钱怎么花? 小朋友乖巧地回答:“交给爸爸妈妈。”他的父亲则补充“我先帮你存起来,以后给你娶老婆用”,听到这个被无数人重复了无数遍的回答,和这对夫妻相视一笑,就此别过。 这时小巴听到大妈嘴里嘀咕了一句“什么存起来,现在钱还存银行,太笨了”,顿时觉得这位大妈是位专业人士。小巴插了一句:大妈,那您孩子的压岁钱是怎么花的? 要么买东西花掉。如果打算存着给他娶老婆用的,还不如每年都去买点基金,捂着不要动,等到他娶老婆的时候再拿出来,肯定比存银行要好。大妈说。 巴九灵:听您这么说,应该对理财很熟吧。买基金不是有风险吗,您不怕亏啊? “年轻人,我们的钱分成两种,一种是“压岁钱”,另一种是“养老钱”,它们是不一样的。养老钱怕亏,因为它就这么一笔;压岁钱呢其实是不怕亏,因为它每年都有,亏了就意味着基金价格跌了,你再买就便宜了。基金有周期的,过个一段时间会给你涨回来。”大妈说。 听到这里,小巴算是明白了,大妈所说的生活中的两类钱,压岁钱和养老钱,分别代表增量资金和存量资金。 增量资金有什么特点呢?它的数额比起存量而言可能相对比较小,但是它稳定、持续。比如压岁钱就是每年都有的一份钱,至少在18岁之前如此,有的家庭里,子女在大学毕业工作前、甚至到结婚前都一直拿压岁钱。另外一个更符合这一特点的代表,就是上班族每月工资去掉日常消费后留下的部分。 对待这些钱,我们的原则应该是“为了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而承受高风险”。增量资金是持续、稳定流入的,即便有短期的亏损,可以通过后续的持续性投入逐渐摊平,最终在触底回升后连本带利地收回。 达到这种结果有另一个前提条件:投资的对象具有周期性的属性,并且这个周期不会太长。小巴总是介绍大家定期把增量的钱投进股市,方式则是买指数基金,而非个股。因为作为一个整体,中国股市的周期性波动可以预见,3-4年可能就有一个小周期,8-10年则有一个大周期。耐心做定投,时间一长,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往往也是不错的。 补充阅读:增量资金持续投资的原理 而存量资金则正好相反。大妈说每个人都会有一笔“养老”的钱,这部分钱是绝对不能让它们亏的,在这个前提下也会尝试一些获取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方式。 巴九灵:这个有点难吧,能确保不亏的大概也就存银行和买国债,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就比较低。 “可以分散一点。打个比方,你有100万,分成90万和10万两笔。90万你买国债,三年利息就有10万。另外10万你去买一些赚钱比较快的东西,比如炒股,甚至买股权、开公司,运气好几年翻几倍也是有可能的。就算运气不好亏完了,买国债的900万也还给你赚回来了10万利息,本金100万还是没有亏。”大妈说。 听到这里,想必大家和小巴一样,觉得这位大妈乍一看是激进型,毕竟她前面就说了“不怕亏,亏了就便宜了,便宜就应该继续买”,一副不怕掉坑里的敢死队形象。但其实她的投资风格偏保守,思虑思虑再思虑,计划计划再计划。她不担心亏本,并非是不怕风险,而是用一系列方法将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以内。 投资理财时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千亏万亏也不能亏掉的本金”。这句话真实的解释或许应该是,在投资之前就应该未虑胜先虑败,做好这样的打算:在市场最糟糕的时候,应该如何确保本金不会受到伤害。 走出理发店,小巴想到,过去一年中,“资产荒”被屡屡提及,资金多而优质投资标的少这种供求不平衡日渐明显。投资标的结构的丰富和产品数量的充盈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的投资理财需要更多理性。 这位大妈的做法,对应的大概都是理性理财的基本特征: 1.“养老钱”:已有存量的资金按比例做合理配置,最好不要亏本金,至少要确保少亏本金; 2.“压岁钱”:新增流量的资金做定投、不怕亏,亏了不断加码,直到连本带利赚回来,再重新开始。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经过去年一整年市场化、多元化改革以及起伏跌宕的资本泡沫后,将进入一个新的金融商业时代,理财水平的提升是所有家庭亟需补上的一课。在这一课里,投机并非是一种不可尝试的选择,甚至是一种提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必备之举,但对于损失的准备应该优先于获益。 这些原则其实只用大妈的两个词就说完了:“压岁钱”和“养老钱”。 小巴只能向大妈致敬一句:高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