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历史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古代文明曾采用过各种材料书写文字。古巴比伦人将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古埃及人在莎草纸上书写,古阿玆提克人及玛雅人以桑科植物树皮制作的厚纸书写绘画,古印度人用贝叶(棕榈叶)刻写佛经,古近东人与中古欧洲人用野兽皮书写,
而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西周铭文刻在青铜器上,秦汉陶文刻在陶器上,以后还有刻石、竹简、木片、丝帛等等作为过书写的载体,但是它们各有缺点:或是太沉重,或是太昂贵,不能大量使用,部分更不能修改。
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他首创用树皮、麻头和破布造纸。树皮内含物木素、果胶、蛋白质,制造较为麻烦、困难。东汉崔瑗曾经送给好友葛龚十卷《许子》的书,在他给葛龚的信件里提及:因为生活不富裕,没办法用白绢,只能用纸。由此可约略看出纸张在当时的应用情形。
当时是属于初步发展的粗糙产品,但这种便宜的材料已经可以堪用。1987年在兰州伏龙坪发现一座东汉灵帝之后的墓葬,其中一面铜镜上包裹着两张用墨写有隶书及楷书的纸,内容大致为家书,可能是蔡伦改良后的纸。
晋代造纸术有进一步的发展,藤被广泛地用作造纸材料。人们开始将大批竹简文书,誊抄到纸上。纸开始代替竹简成为文字载体。中国纸经过丝绸之路向西域传播。
此际政府在江南各地设立官办纸坊。唐朝时雕版印刷术出现,大大刺激了纸的发展。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使知识的传播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唐代著名的纸张有用黄蘖染成的可避虫蛀的硬黄纸、有薛涛的“十色小笺”等。在天宝年间,造纸术经由怛罗斯战役传至大食。
宋代造纸原料范围扩大,竹被大量用来造纸。蜀中造纸多用麻,江浙多用嫩竹和麦茎稻秆,北方造纸用藤。著名的纸张有澄心堂纸、黄白经笺、碧云春树、龙凤、团花、金花、藤白等笺,还有徽州“龙须纸”,余杭由“拳纸”,温州“蠲纸”,广南“梅州纸”等。
元代著名的纸张有绍兴出产的彩色粉笺、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江西出产的白录纸、观音纸、清江纸等。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最早对造纸术作详细叙述。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一书中记述:明代有连七纸、观音纸、奏本纸、榜纸、大内洒金五色粉笺、吴中洒金纸、松江谭笺、泾县连四纸;此外还有印度金花五色笺、高丽白茧纸等。
清代常用的纸张包括:高丽纸、竹料连四纸、连四抄纸、清水连四纸、古色连四纸、本色毛边纸、香色蓝色连四纸、方白銮纸、二白銮纸、山西纸、青纸、方高纸、官青纸、宫笺纸、粉笺纸、
珠砂笺纸、各色毛边纸、绵纸、蜡花纸、呈文纸、西清纸、榜纸、宫清纸、皂青纸、锦地绿花倭子纸纸、倭子纸、衢红纸、京文纸、罗文纸等。
扩展资料:
纸是书写、印刷的载体,也可以作为包装、卫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纸、复写纸、卫生纸、面纸等等。
古代的纸有各种材料,真正意义的造纸技术源于中国,当时首创发明以植物纤维无规则交叉排列的复合材料,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廉价的取得、制作、保存和书写,它的出现与普及让人类的知识得以方便地被保存及迅速地被传播,对于人类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造纸的纤维来源于:麻、棉、藤、桑皮、檀皮、芙蓉皮、稻杆、麦杆、竹、树木、旧报纸、旧衣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