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展生产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诸多版本里,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逻辑问题:关于生产力的定义,从内涵方面所定义的生产力与从外延方面所界定的生产力自相矛盾。例如,“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1)还有“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2)等等,这都是从内涵方面定义“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同样是这些教科书,从外延方面界定的生产力又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3)这也即是所谓的“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力的内涵定义强调的是社会生产能力、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属性概念;生产力的外延界定强调的是实体性的三要素,“生产力”以是实体概念。正是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这种非一致性,导致了目前学者们关于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和实质的一系列争论。比如,生产力是一种客观实体还是生产主体的一种能力、力量?是一种能力的话是自然力还是一种社会力量?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等等。(4)但是,尽管有争议,却很少有人对现有生产力概念内涵或外延方面提出过疑问,很少有人注意到现有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间的这种自相矛盾。 生产力决非实体,承认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有关生产力观念上的一些错误盖起因于将生产力实体化理解。生产力毕竟是一种力。单就“力”而言,它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着的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维持系统自身进行能量转换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抽象的概念,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社会属性。生产力是从事于生产活动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机体或系统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维持社会自身的一种能力或功能。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各自本身既不代表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力的要素,三者的结合只是生产活动得以实现的必要因素,即生产三要素。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观点都是把这些生产三要素误认为是生产力三要素。实际上,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然后作用于劳动对象,表现出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即劳动力。劳动力是由人体各分工器官和肢体所构成的生命机体为了维护自身从而进行自然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 生产力与劳动力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的机体的功能或能力,后者是人的机体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从来都是指社会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5)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或力量,对应着确定的实体或载体。生产力的主体或实体既不是劳动者,不是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也不是以上生产三要素的结合体,而是具有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们构成的社会机构,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6)虽然劳动力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但生产力水平不是劳动者素质所能决定的,也不是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先进性所能决定的。现代素质的某个劳动者,与古代人相比,其劳动力水平不可谓不高,如果让他与周围的人隔绝,或者使其处于动乱无序的社会环境中,即便有先进的生产机器,他与机器的结合并不能表现出多大的生产能力,充其量他只能维持自己的生存而已。 生产力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或者,按传统的定义,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如果暂且撇开这些内涵定义的准确性、完备性不谈,那么,作为能力、力量意义的生产力其外延应该怎样界定呢?作为能力范畴的生产力,不管视其为系统还是视其为类,它的构成要素或划分项都应该是能力要素或能力项。同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应该是统一的,这是最起码的逻辑要求。因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传统观念的生产力三要素观念是不合逻辑的,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根本不属于生产力范畴! 全部是批判不符合词条的基本规则,补充一下: 生产力的内涵是生存和生产的能力,其外延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和精神(科技)力量。 生产力包含: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即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资料。 人是第一生产力,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有发展;产品是第二,是维持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资料,包括猎物、植物和经过加工的自然资源;最后才是工具,也就是科技,人类在温饱安全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附加值——能存活更多人口的方法。 总不能肚子没吃饱就去搞高科技的西红柿或者奢侈品——所以,科技决不是第一生产力,而是包含在工具这一要素之下的。 定义抽象概念(性质或属性)的可以是具体事物。将外延判定为定义,将定义说成“实体概念”要出错,出逻辑错误。 邓小平认为毛泽东的缺点,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中解放生产力,在进入社会主义以后,这个任务就已经完成,随着新形势的变化,主要目标应该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被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认识的时候,出了问题,忘记了马克思分析的前提,因此也就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分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时,强调的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在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时,是把生产力的发展当作社会主义的前提提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视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仍要解放生产力。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包含解放生产力的因素,但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出来。把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当中,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极富新意,有利于我们加速发展生产力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斯大林始终不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还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我们党过去就出现过脱离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现象,在实践中犯了种种空想的错误,与发展生产力相联系,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因此也还存在着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并没有把解放生产力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来对待。结果,不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伤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虽然是讲解放生产力,但着眼点,是认为生产关系中尚未扫清的私有制残余和公有制范围尚不够大、程度尚不够高的部分,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搞人民公社化,割资本主义尾巴,或者是认为上层建筑中的资本主义思想和政治力量,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搞文化大革命。 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论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不仅是针对旧的剥削和私有制度讲解放生产力,而且是针对社会主义制度下旧的经济体制讲改革,讲解放生产力,这就是新思想,就是创新。邓小平认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党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