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举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科举的大致流程是:童生→秀才→举人→贡生→进士其中童生又称儒童,是对未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的通称,由各地方政府主持,可以视之为小学的入学考试,但无年龄限制。生员俗称秀才,授予通过院试者。院试是在府、县等地方政府举行但由中央国子监派遣的学政主持的最初一级科举考试。通过者有资格参加乡试,并可开办私塾,在法律上算是进入了统治阶层,也就是所谓的考取“功名”。举人就是举子,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由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数握唯。乡试第一名为谢元,二至十名为亚元。中举人者可以直接为官,当然官位不会太高,比如知县等地方官薯培职等。贡生,别称明经,授予通过会试者。会试在京城礼部举行,也是三年一次并且是在乡试后的次年举行,由礼部官员主考。第一名称会元。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授予通过殿试者。殿试顾名思义,是在皇宫举行,由皇帝或皇帝委派的大臣主持。与前面的考试不同,应殿试者均可及第,只是按成绩由皇帝亲自安排名次,当然实际上是由主考的大臣先拟订名次,再由皇帝过目认可,只有前三名是由皇帝亲自确定。而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等,称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另外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合称三元。三场考试均为第一者称为“三元及第”或“连中三元”。据有史可查的资料,自有科举制度至其消亡,“连中三元”的仅有皮轿 1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