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抟"念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抟 抟 tuán <动> (形声。从手,专声。本义:把东西捏聚成团) 同本义 [knead] 抟,圜也。——《说文》。《韵会》引《说文》:“抟,以手圜之也。”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意即别抢着吃) 俊鹘抟水禽。——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抟铸(团捏铸造);抟弄(摆弄);抟黍(捏黍成圆形);抟饭(捏饭成团);抟食(手捏饭团而食);抟人(抟土作人);抟沙(捏沙成团。比喻聚而易散);抟泥(捏弄泥团,以为器皿。喻粗陋) 集聚 [gather] 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宋·苏轼《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又如:抟力(集聚力量);抟国(聚集国力);抟结(集聚凝结);抟抟(凝聚如团貌);抟聚(集聚);抟据(堆积成团) 鸟类向高空盘旋飞翔 [wheel]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抟飞出南皮。——《文选·范云·赠王中书诗》。注引《庄子》司马注:“抟,圜也。周飞而上,若扶摇也。” 又如:抟云(鼓动翅膀直上青云);抟风(鹏鸟鼓动翅膀、结聚风力而乘风上飞);抟空(盘旋于高空);抟翼(振翅高飞);抟鹏(盘旋在高空的鹏鸟);抟跃(抟风飞跃);抟摇(乘风) 持;凭借 [hold]。如:抟控(主持;执持) 抟 抟 tuán <形> 圆 [round] 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周礼·考工记·梓人》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楚辞·屈原·橘颂》 又如:抟抟(圆圆的样子);抟廉(圆润而锐利) 扩展阅读: 1.《灵枢·五色》说:“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病色出现于面,除颜色上有鉴别之外,还有浮沉、泽夭等变化,均应辨识。《望诊遵经》提出望色十法,即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分别用以判断疾病的表、里、阴、阳、虚、实、新、久、轻、重。 2. 浮沉 色泽显露于皮肤的叫浮,隐约藏于皮肤之内的叫沉,浮沉可分表里。浮表示病在表、在腑,沉表示病在里、在脏。初浮后沉的,病由表入里;初沉后浮的,病自里出表。 3. 清浊 清是色泽清晰,浊是色泽暗浊。清浊可分阴阳。色清病在阳,色浊病在阴。从清而浊,病由阳入阴。从浊而清,病由阴转阳。 4. 微甚 微是色泽浅淡,甚是色泽深浓。微甚可分虚实。微表示正气虚、甚表示邪气实。自微而甚,则先虚后实;由甚而微,则先实而后虚。 5. 散抟 散是散开,疏离,抟是积聚,壅滞。散抟可分新病久病。色散多为新病、轻病,或病将解。色抟多为久病、重病。先抟后散的,是病好转;先散后抟的病转重。 6. 泽夭 泽是气色滋润,夭是气色枯槁。泽夭可分成败。色泽主生,色夭主死。色从夭转泽,精神复盛,病有生机,从泽转夭为血气益衰,病趋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