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献公为何没有传位长公子赢虔,而是传位于仲公子赢渠梁?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对于秦献公为何传位于老二嬴渠梁,有了比较详细的回答。当时秦献公在临死前,先后召集了老大嬴虔,老二嬴渠梁会见。
对于老大的评价,秦献公是八个字,即:“临难不乱,临危不惧”;而对于老二,秦献公也是八个字,即“铮铮铁骨,定国柱石”。
从老父亲对于两个儿子的评价,我们应该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为何选择老二做国君。毕竟处理问题能够镇定自若,临危不惧,这才是一国之君该有的品质。
国君要保护的是一个天下,尤其是当时秦国还比较贫弱,面对强大的魏国虎视眈眈,尤其需要一个临危不乱的人出来撑场子,这个人只能是老二嬴渠梁。老大刚烈、勇猛,他只能做一个有威慑力的将军,辅助君王稳定秩序的人,而不是君王。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是这样,但在真实历史上是不是这样就很难说了。
在真实历史上,他没有列传,因此戏份并不多,只是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出现。
大体故事如下:
公子虔在秦孝公时期,是太子嬴驷的右傅。当时正处商鞅变法,太子犯了法,依新法处罚太子。而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
后他又犯了新法,受到了劓刑,即挖去鼻梁。受刑后的他,感觉商鞅在针对自己,于是自此闭门不出八年。孝公死后,他联合老世族告商鞅,秦惠王将商鞅处死。
自此没有了记载。
从这稀疏的记载我们看不到他为何没能继位,但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公子虔性格,他给人的感觉是有些跋扈,这也是当君王的大忌。
而《史记》中记载,秦孝公在继位后是一个有恩德的君王,他广施恩德、救济贫苦,还颁布求贤令以求人才,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十分谦逊、仁慈。
身为人父,这两人的性格,他应该最清楚,所以选谁继位最合适,自然是一目了然。
其实还有一个十分现实原因,那就是受当时嫡长子继承制影响。公子虔是庶长子,即庶妻所生,而嬴渠梁虽然是二儿子,但却是嫡妻所生。立嫡不立长,嬴渠梁继位实属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