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喀斯特石漠化与生态和社会经济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贵州省位于东亚中生代造山带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的上升地壳区。在已知约14亿年的地质时期,地壳构造运动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和燕山—喜马拉雅五个阶段。
贵州省境内地层发育齐全,自中晚元古代到第四纪均有出露,海相地层层序连续,中晚元古代以海相碎屑沉积为主,自古生代至三叠世中期以海相碳酸盐岩占绝对优势,晚三叠世晚期以后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
全省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从寒武纪至中生代,不仅在时间上连续分布,而且在地域上广泛分布,总沉积厚度近4万m,又有61.9%的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加上地下碳酸盐岩的分布更为广泛,使贵州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亚热带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强烈的一个高原省。
喀斯特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一般都认为喀斯特往往与贫困落后相联系,其实真正贫困的是喀斯特中的石漠化地区。因此,有必要对石漠化在贵州省不同层次的区域内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石漠化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社会经济的滞后作用。由于各指标统计是以县为单位,因此在进行不同地区的对比研究时以县域为单元。
一、全省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地区的对比
按喀斯特县(市、区)为喀斯特面积占其土地面积30%以上的标准,贵州省除赤水、望谟、册亨、从江、榕江、雷山、黎平、剑河、锦屏、天柱、三穗、台江等11个县外,其余75个县级单位均为“喀斯特县”,占全省8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87.2%(表3-1)。贵州以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重大于20%的为石漠化县(市、区),共有41个石漠化县,占全省喀斯特县的55.7%,全省的47.7%(表5-9)。
把贵州县级地理数据库中的各县数据汇总成全省、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地区的各级区域指标,以便对它们进行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对比(表5-10)。
表5-9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与石漠化地区
表5-9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与石漠化地区
表5-10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经济
表5-10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经济
1.全省与喀斯特地区的对比
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面积比全省高9.4%,其生态环境的“喀斯特脆弱性”更加明显,加上土地垦殖率比全省高出2个百分点,土地受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破坏,造成森林覆盖率低于全省2个百分点,受灾面积也较大,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要差于全省。在社会经济方面,虽然喀斯特地区的人口较多,但贫困人口在全省的比重低于其人口的比重,贫困发生率也低于全省。在经济的各项指标中,不仅不落后于全省,而且除了人均粮食稍低一点外,其余均高于全省。可见,喀斯特地区并不是贵州的经济落后地区,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并不是经济贫困的根本根源。
2.全省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对比
贵州石漠化地区与喀斯特地区相同的是生态环境差于全省,不过石漠化地区的环境破坏程度大于喀斯特地区。在石漠化地区,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土地垦殖率高达25.8%,高出全省4.5个百分点,强度的人类活动必然会导致大自然的报复,受灾范围自然也就大。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差特别表现在对生态平衡极为重要的植被上,其森林覆盖率只有喀斯特地区的74.7%,全省的66.1%。喀斯特地区由于土层薄,保水性差,植物生长本就较其他类型的地区缓慢,贵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下的森林遭到人为破坏后的植被恢复也慢,石漠化地区则更慢,甚至严重的已完全无土可生,形成石漠化与植被破坏间的恶性循环。
石漠化地区与喀斯特地区所不同的是,经济明显落后于全省:一是贫困人口多,在贵州省,石漠化地区的人口占54.9%,而其贫困人口比重却为62.5%,高出7.6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也高出全省0.78个百分点;二是产出低,全省的经济密度为56.6万元/km2,与喀斯特地区多产出5.9万元/km2相反,石漠化地区低10.2万元/km2,土地生产率水平低;三是收入少,石漠化地区的各项经济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全省喀斯特地区与石漠化地区的对比
石漠化地区是喀斯特地区中石漠化严重的区域,但从石漠化形成的背景条件看,两个地区的碳酸盐岩面积却相差不大,可见喀斯特环境仅是提供了石漠化形成的背景,而不能说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石漠化地区相比较高的土地垦殖率,使天然植被让位于耕地,于是其森林覆盖率比喀斯特地区要低近4个百分点,使原本就依赖植被保土保水的生态环境恶化,易于受灾。
过重的人口压力使得石漠化地区土地垦殖加剧,在表面上提高了人均耕地面积,每人比喀斯特地区多66.1m2的耕地,似乎是可喜的现象,但人们并未从中获得相应的回报。石漠化地区的经济状况,无论是人均产值产量还是地均产值产量,从整个区域来看或是仅在农村,都大大落后于整个喀斯特地区。结合前述可得出结论,并非喀斯特环境本身,而是由于人们对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的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贫困的罪魁祸首。
二、全省贫困区、喀斯特贫困区与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区对比
贵州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及临近省区的差距仍较大,全省86个县级行政单位中就有48个国家级贫困县(表5-11)。同样把贵州省县级地理数据库中的各贫困县数据汇总成全省贫困地区、喀斯特贫困地区、石漠化贫困地区的各级区域指标,以便对它们进行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对比(表5-12)。
表5-11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的贫困地区
表5-11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的贫困地区
表5-12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的贫困地区的生态与社会经济
表5-12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的贫困地区的生态与社会经济
续表
续表
1.全省贫困地区与喀斯特贫困地区的对比
在全省贫困地区中,喀斯特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较差,特别是森林覆盖率比全省贫困地区的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喀斯特贫困地区与整个地区的贫困发生率相同,而在经济各方面的指标上,喀斯特贫困地区还稍强于平均水平。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贫困地区的关系可从它们的分布上来进行研究(图5-9、表5-13)。
图5-9 贵州不同喀斯特面积比重下国家级贫困县的分布
图5-9 贵州不同喀斯特面积比重下国家级贫困县的分布
除了30%~50%的百分段外,国家级贫困县与喀斯特面积在分布上呈反比例关系,喀斯特面积越大,国家级贫困县出现的几率越小。喀斯特环境本身并不带来经济上的落后,不是贫困的根源。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资源缺乏、土层瘠薄等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条件是形成贫困的主导因素,这一因素与人口增长后过度砍伐与垦殖、人口素质低下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贫困区域生产结构单一、社会文化落后、封闭性强、人才奇缺的社会经济总体特征,而这又反过来不断加剧贫困区域的进一步贫困。
表5-13 贵州省不同喀斯特面积比重下国家级贫困县的分布
表5-13 贵州省不同喀斯特面积比重下国家级贫困县的分布
2.全省喀斯特贫困地区与石漠化贫困地区的对比
石漠化贫困地区在全省喀斯特贫困地区中生态环境依然是破坏严重的区域,森林覆盖率只有喀斯特贫困地区的77.1%。
社会经济方面,石漠化贫困地区的人口负荷重于喀斯特贫困地区,这是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在喀斯特贫困地区中,石漠化贫困地区的总人口占73.9%,而贫困人口占75.1%,贫困发生率也较高。但石漠化贫困地区除了人均粮食比喀斯特贫困地区少12.7kg外,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高于喀斯特贫困地区。这说明在石漠化贫困地区中不仅贫困面大而且贫困强度也大,石漠化发生的地方贫困现象严重。
从石漠化与国家级贫困县的分布上来看,除了石漠化面积小于10%的地区受其他因素影响外,地区石漠化的扩大伴随着贫困县的增多,证明了石漠化与贫困之间的密切关系(图5-10、表5-14)。
图5-10 贵州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重下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分布
图5-10 贵州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重下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分布
表5-14 贵州不同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重下的国家级贫困县分布
表5-14 贵州不同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重下的国家级贫困县分布
三、全省喀斯特高原区、峡谷区与石漠化地区对比
根据从数据库中汇总的贵州喀斯特高原区、峡谷区与石漠化地区的各生态、社会经济指标,石漠化与高原区、峡谷区对比如表5-15。
表5-15 贵州省高原、峡谷区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社会经济对比
表5-15 贵州省高原、峡谷区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社会经济对比
1.全省喀斯特高原区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对比
与石漠化地区相比,喀斯特高原区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上都明显占优,具体表现在以下3方面:一是生态环境较好,在喀斯特地区,森林是维系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保证,而在气候条件适宜生长的前提下,土壤成为森林自然生长的关键因素,因而较少石漠化面积的高原面上的森林覆盖率比石漠化地区高3个百分点;二是土地垦殖率低而生产率高,石漠化地区的土地垦殖率比高原区高出5.3个百分点,相应的人均耕地面积比高原区多227.9m2,但多出的耕地却没有相应多产出,单位面积的土地生产率低,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密度仅为高原区的50.8%,由此可见对土地的过度利用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土地的退化;三是人均收入多,虽然高原区的人口密度较大,由于其土地生产率高,因此无论是区域整体还是在石漠化影响大的农村,高原区的农民人均收入每年都比石漠化地区多219.9元,人均GDP更多出1807.45元。和高原区相比,石漠化地区经济落后,贫困人口比重大。
2.全省喀斯特峡谷区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对比
在生态环境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峡谷区的土地垦殖率虽然比石漠化地区高出近2个百分点,但其森林覆盖率反而高出3.2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峡谷区同时有着正态与负态的喀斯特地貌相间排列,土壤侵蚀是一种选择性的侵蚀过程,在峡谷区的陡坡地区可能形成石漠化景观,而在峡谷区的低洼地带,可能有陡坡地区流失土壤填洼覆盖,并保持良好的生境。即使在峡谷区的裸露型喀斯特分布区,除了溶洼部位也可残留覆土提供草本植物生长,另外还有根系深入裂隙的一些岩生植物。这些都可以提高其森林覆盖率。
峡谷区的人口密度和高原区一样高于石漠化地区,只不过程度上稍高一点,但在经济方面则大为不同。石漠化地区的人均GDP和经济密度比峡谷区高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粮食低。这说明石漠化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比峡谷区要好,而在农业方面发展水平要低,可见石漠化造成的经济贫困主要在农村。
四、结论与讨论
从贵州全省对比来看,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虽然因其脆弱性受破坏后难以恢复,属生态环境较差地区,但它的经济状况不仅不落后于全省,反而是高于全省。石漠化地区则无论是在生态环境上,还是在社会经济方面都落后于全省和喀斯特地区。在贵州贫困区域中,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差于整个贫困区域,石漠化地区比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还更严峻。社会经济方面,喀斯特贫困地区位于贫困地区的前列,其中石漠化贫困地区在整体经济上优于喀斯特贫困地区而贫困面却大于喀斯特贫困地区,反映出在落后地区,石漠化所致的绝对性贫困显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的形成中,与石漠化的相关性相当明显,随着石漠化比重的增加,贫困地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喀斯特比重的变化则无此情况。
从全省高原区、峡谷区与石漠化地区的对比可见,石漠化程度越重,生态环境越恶劣。石漠化所造成的贫困特点一是集中在其发生地区,二是以农村人口的绝对贫困为主,三是石漠化程度越重,贫困程度也越深。
通过不同层次区域的对比,可得出结论:不是喀斯特环境本身,而是破坏后的喀斯特环境引起的石漠化引发了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脆弱,造成了区域贫困。
在包含城市和农村的区域内来研究石漠化与贫困的相关性,当把各县的指标转化为区域指标的形式进行分析时,小范围的石漠化与贫困的紧密性就会淹没在其中而表现不出来。城市经济的强大也会掩盖农村经济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