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一部经是详细解说十二因缘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十二因缘主要体现在《阿含经》中。比如:增阿含四六--五经(五)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说因缘之法。善思念之。修习其行。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因缘之法。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更乐缘痛。痛缘爱。爱缘受。受缘有。有缘生。生缘死。死缘忧.悲.苦.恼.不可称计。如是成此五阴之身。彼云何名为无明。所谓不知苦。不知习。不知尽。不知道。此名为无明。彼云何名为行。所谓行者有三种。云何为三。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是谓为行。彼云何名为识。所谓六识身是也。云何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识。是谓为识。云何名为名。所谓名者。痛.想.念.更乐.思惟。是为名彼云何为色。所谓四大身及四大身所造色。是谓名为色。色异.名异.故曰名色。彼云何六入。内六入。云何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谓六入。彼云何名为更乐。所谓六更乐身。云何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意更乐。是谓名为更乐。彼云何为痛。所谓三痛。云何为三。所谓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彼云何名为爱。所谓三爱身是也。欲爱.有爱.无有爱。云何为受。所谓四受是。云何为四。所谓欲受.见受.戒受.我受。是谓四受。彼云何为有。所谓三有。云何为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名为有。彼云何为生。所谓生者。等具出家。受诸有。得五阴。受诸入。是谓为生。彼云何为老。所谓彼彼众生。于此身分。齿落发白。气力劣竭。诸根纯熟。寿命日衰。无复本识。是谓为老。云何为死。所谓彼彼众生。展转受形。身体无熅。无常变易。五亲分张。舍五阴身。命根断坏。是谓为死。比丘当知。故名为老.病.死。此名为因缘之法。广分别其义。诸佛如来所应施行起大慈哀。吾今已办。当念在树下露坐。若在冢间。当念坐禅。勿怀恐难。今不精勤。后悔无益。尔时。阿难白世尊言。如来与诸比丘说甚深缘本。然我观察无甚深之义。世尊告曰。止。止。阿难。勿兴此意。所以然者。十二因缘者极为甚深。非是常人所能明晓。我昔未觉此因缘法时。流浪生死。无有出期……四《阿含》的分别编纂,主要依据于所收经典篇幅的长短以及形式上和法数的关系,同时也照应到各经所说的义理及其适用的范围。《长阿含》各经的篇幅最长,所说事实多涉及长远的时间(如过去七佛以及世界成坏劫数等),又有重点地简别外道异说以显示佛教的优越,故为宣教者所专习,《中阿含》各经的篇幅酌中,且常有成对的同类经典,所说义理合乎中道,又着重于深入四谛,辨析空理,破除痴惑,所以为学者所专习。《杂阿含》各经的篇幅短小,近于细碎,记诵较难(因此译者翻译经题为"杂"),所说由能、所、所为,三方面区别事类,各经即依其性质随类编次(因此译家也翻译经题为"相应"),此一《阿含》的重点在说各种善法,故为修禅者所专习。《增一阿含》各经大都和法数有关,从一到十或十一顺序编次,所说多为施、戒、生灭、涅盘,渐次趋入的道理,其侧重之处在于随世人的根机,由各方面而说一法,并收有种种因缘故事,所以为劝化者所专习。除此之外,有阿毗达摩教法,主体即是阿毗达摩藏(亦作论藏);这是上座部佛教所承认的巴利三藏圣典的其中一藏,是佛教的权威性圣典。此藏是于佛陀入灭之后的早期,在印度举办的三次佛教圣典结集时所编。这些圣典被称为三藏:第一藏是律藏,包含了比丘与比丘尼的戒条,以及僧团运作的条规;第二藏是经藏,收集了佛陀在漫长的四十五年弘化期里,在不同时候所给予的开示;第三藏则是阿毗达摩藏或论藏,包含了佛陀上等或特别的教法。后代的觉音论师所著的《清净道论》在南传上座部是具有权威性和公认的典籍,就是特别解说阿毗达摩藏中很多重要问题的。其中在缘起方面以贯通三世为其主要思想。觉音论师的《清净道论》在解释"三世两重因果"时,约莫可归纳成以下的四大类,简列如下: (一)二种有轮的三时: 1.有轮的根本:无明、渴爱 2.三时:过去、现在、未来 3.自性: (a)过去时:无明、行二支 (现在时:有为最后的识等八支 ?未来时:生、老死二支 (二)三连结四摄类: 1.三连结: (a)行与结生识:一因果连结 (受与爱:一果因连结 ?有与生:一因果连结 2.四摄类: (a)第一摄:无明、行。 (第二摄:识、名色、六处、触、受。 ?第三摄:爱、取、有。 (d)第四摄:生、老、死。 (三)二十行相的辐: 1.过去有五因:无明、行、爱、取、有。 2.今世有五果:结生为识、入胎为名色、净色为处、去触为触、 曾受为受。 3.今世有五因:爱、取、有、无明、行。 4.未来有五果:结生识、名色、处、触、受。 (四)三轮转 1.业轮转:行与有为。 2.烦恼轮转:无明、渴爱、取。 3.异熟轮转:识、名色、六处、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