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5月13日马斌读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http://www.cctv.com/program/dysj/20080523/104163.shtml 马斌读报5月23日内容 CCTV.com 2008年05月23日 13:2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CCTV.com 进入[第一时间]>> 央视网消息(第一时间):讲述爱心故事,见证生命传奇,让我们继续与爱同行。 有一部经典影片《伦敦上空的鹰》,说的是二战中英国空军英勇抗击德国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看看“四川上空的鹰”。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救灾过程中,空中救援部队展开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救援行动,各种类型的飞机和直升机在不停往返于灾区各地,将各地的救援人员和物资源源送抵灾区。让灾难中不幸的人们有了更多生的希望。 在空降救援中,你知道第一个跳出机舱的是谁吗? 《北京晨报》说,5月14号,15名空降兵成功伞降茂县,第一时间开始了生命搜救。第一个跳出机舱的是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回想起高空伞降时的情景,他还有些后怕:茂县是高山峡谷地形,伞降难度很大,当时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而当他第一个跳出机舱后,主伞没有开,只能靠备伞着陆。他只能凭经验选点,引导后续的伞兵集结。在茂县的7个昼夜里,他们冒着多次余震,翻越了4座3000多米高的山峰,徒步220公里,先后在7个乡55个村庄侦察灾情,无论是缺粮还是断水,15名空降勇士没有给当地老百姓添一点麻烦,仅靠背在身上的降落伞,露宿野外,给灾区群众带去从天而降的希望。这几天,我们认识了很多抗灾英雄,今天我们看到的空降兵则是一组英雄的群像。 尽管咱们的勇士们不想给老百姓添麻烦,但老百姓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 《大河报》说,21号,在平武县南坝镇,驻豫空降兵某团的70名官兵正赶着为灾区群众搭设帐篷,午饭时间到了,5位村民和两个孩子端着碗来到队伍。“解放军同志,喝米汤喽!歇歇吧,刚熬好的,趁热喝!”战士们知道,灾区群众生活非常艰苦,哪还有多余的粮食,没有一个人肯接过冒着热气的米汤。这时,其中一位头缠绷带的老大爷端着碗径直走政治处主任刘猛到面前,双腿一弯就要跪下,刘猛和几名战士急忙扶住老人。“好,喝!”刘猛接过老人手中的碗,抿了一口,传给了值班排长,排长喝了一口,又把碗递给一名战士。碗在战士手中传递着,一碗热米汤传喝了70官兵。3个小时之后,帐篷全部搭设完毕,这支队伍撤走了。战士们瘪瘪的挎包在腰间随风飘动,里面的干粮却不知去向。当群众搬进帐篷后才发现,地上整整齐齐地放着榨菜、火腿肠、方便面。 穿着军装的,心里装着责任,脱下军装的,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责任。 《烟台日报》说,曾庆宝和孙吉光,两人都是33岁,退伍前,两人都是空降兵某部工兵连的战士。退伍后,在烟台工作。5月14号,曾庆宝看到新闻说,自己原先的部队已经紧急赶赴绵竹汉旺灾区执行任务,马上就坐不住了,曾庆宝在1998年抗洪中曾立过二等功,妻儿本以为他退伍了就能踏踏实实呆在家里,可他说,你们没当过兵,不知道什么是军人。接着,曾庆宝就拿起电话请了假,当晚约上战友孙吉光,连夜启程前往灾区。一路上,他们见到向南的车就上,先后换乘火车、长途汽车、出租车,甚至快艇。终于在17号找到了自己的部队,头一句话就是:“领导,我们赶来了!”到达后,两人立即投入救灾战斗中。退伍不褪色,吹响心中的集结号,这就是军人的本色。 《三联生活周刊》说,48岁的陈远康是一名黑鹰救援直升机的飞行员,他的家就在汶川西边的理县,也是灾区,但地震发生后,他已经没空顾及家里,而是全心投入了救灾的飞行。他的黑鹰直升机每次只能装四个担架,为了运送更多的伤员和物资,他和战友们只能保持人歇机不歇,从早到晚的持续飞行。每一次飞行都很危险,为了赶时间,他们的飞行时速都要超过平时黑鹰直升机经济时速的50%以上,由于灾区密布几千米以上的高山,峡谷还有多变的气流,更大的威胁来源于到处存在的跨江的高压电线,由于浓雾中能见度很低,飞行员很难发现它们。但陈远康和战友们仍然用高超的飞行技巧克服了所有的困难。 用果敢英勇来衡量这些空中救援部队实在显得很苍白,也许只有一个名字才配得上有胆量有能力的他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降兵。 第1/4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