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戏的分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各民族、各地区民间小戏丰富多彩,从剧种来说多达360余种,我们根据民间小戏的流传情况和传统称谓把它分为六个系统。
花灯戏
花灯戏主要流传在我国西南地区,比较重要的有四川灯戏、贵州花灯戏和云南花灯戏。它的形成来源于民间灯舞,最初是当地农民为庆贺丰收或春节期间演出的“跳灯”,也就是平地围灯,边歌边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后来逐渐发展成表演故事的灯戏。其演出特点是以唱为主,说白很少,以旦、丑为主要角色,唱腔质朴明快。代表性剧目有《拜年》、《三访亲》、《刘三姐挑水》等。
花鼓戏
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在南方,花鼓戏甚至成为民间小戏的代称。我国重要的花鼓戏有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其演唱特点是,演唱时有人帮腔,有锣鼓伴奏。代表性的剧目有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湖北花鼓戏《卖棉纱》、《绣荷包》,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
采茶戏
主要流传地是江西和两广(广东、广西)。它是歌舞性很浓的民间小戏,起源于采茶灯,也叫茶篮灯,主要是描写采茶人的劳动,是民间茶农采茶叶时所唱的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结合而形成的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表演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伴随着有趣的舞蹈动作,小丑要走“矮子步”,小旦要表演“扇子花”,增加了视觉艺术成分。代表性的剧目有《瞧妹子》、《采茶歌》、《挖笋》、《拣田螺》等。
秧歌戏
主要流传在北方,南方也有。其起源有人认为,原本是南方农民插秧时所唱的歌曲,这种情形适合于南方。而在北方准确地称谓应是“阳歌”,因为,在传统的民间信仰中,人间为阳,地府为阴,神为阳,鬼为阴,娱鬼与赞颂地府的歌称为“阴歌”,祭神与娱人时所唱的歌为阳歌,这些“阳歌”是在民间闹社火时演唱的,陕西《葭县志》、山西《临县志》都记载为“阳歌”。总之,秧歌是在农村节日社火中或农闲时节演出的,其特点是化妆表演,重舞不重唱,动作很大,大扭大作,在表现民俗风情、生活情趣方面很有魅力。比较重要的有陕南大秧歌、陕北秧歌、河北定县秧歌、山西祁太秧歌。代表作有《刘三推车》(太原秧歌)、《送樱桃》、《打酸枣》、《看秧歌》、《偷南瓜》(祁太秧歌)。
道情戏
道情戏是在道情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流传在山西、江西、甘肃、湖北。据说,道情起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词牌、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的演唱。其特点是演唱时,主唱者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说唱,并有五、六人以竹笛、四胡、板胡等乐器伴奏和伴唱,内容主要是神话、史事,比较难懂,当然,也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比较重要的有江西道情、山西道情、陕西道情、河南道情。
道具戏
主要特点是,不通过演员直接扮演,而是将戏曲内容借助人工制作的偶像、皮影或面具来表演的民间小戏。主要有木偶戏、皮影戏、傩戏。
木偶戏,由演手操纵木偶进行戏剧表演,也叫“傀儡戏”。它常以对话为主,或兼有歌舞伴随,通过虚拟、幻想、夸张等手法表现戏剧冲突,反映社会生活,风趣而又简练,带有漫画化格调。其演出,要求演手与偶人之间在动作、语言、感情方面高度和谐统一。
皮影戏由剪纸发展而来,起源于陕西西安。最初是用纸剪成侧面人形,后来逐渐以半透明的驴皮、羊皮、牛皮制作,更加结实耐用。它用动物皮革制做成道具,再用灯光照射在白色方幕上,投影演出,观众坐在黑暗处观看。
傩戏,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主要流传在西南地区的贵州,近年来北方发现了山西曲沃县任庄《扇鼓神谱》,保存有六个傩戏节目。傩戏的研究涉及到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知识,有待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