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词指的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鼓词是说唱者兼用鼓、板等乐器击节并适当配以其他乐器伴奏的一类曲艺形式。它由元明时期各地流传的“词话”发展而来。主要流行于北方诸省。代表曲种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沧州木板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襄恒鼓书、潞安鼓书、三弦书、河南坠子、安徽大鼓、湖北大鼓、温州鼓词、陕北说书等。传统鼓词演唱多数为一人自兼鼓板击节的独唱,少数为对唱、群口唱并兼用其他乐器如三弦、二胡、四胡、坠胡、琵琶、扬琴等伴奏。鼓词内容大都是长篇传说和历史故事,如《三国志》、《水浒传》之类。其唱腔主要为板腔变化体,腔随故事情节内容可灵活变化。其次是短篇唱段,此多为单支曲牌、小调和戏曲唱腔。各曲种唱腔较为固定,大都具备专调专曲的特色。以京韵大鼓为例,基本唱腔为板腔体,分“慢板”体和“紧板”体两类。“慢板”类腔调有[平腔]、[挑腔]、[落腔]、[拉腔]、[长腔]、[甩腔]等板式,节拍一板三眼(4/4),“声多字少”、速度徐缓,节奏和旋律变化多端,长于叙事、抒情和咏景;“紧板”又称“上板”,有[垛板]、[往板]等,节拍为有板无眼(1/4),是慢板腔调的紧缩,“字多声少”,速度快急,长于紧张、激烈情节唱述和气氛渲染。伴奏音乐型态有随腔而走的唱腔伴奏和连接唱句唱段而不随腔的过板伴奏。乐器使用除演唱者自击的鼓板(亦称“书鼓”)外,另还加入三弦、四胡、琵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