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为什么可以叫做观音大士?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大士是佛教称如来和菩萨的称呼。佛教在魏晋南北朝传入中国,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称呼如来菩萨为大士了。
亦可特指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自唐避李世民的讳始,每略称为观音。
张大千有名画《敦煌莫高窟初唐画大士像》,这说明自古至今大士都是佛教用来称呼如来或者菩萨的。又因为中国佛教信徒最信仰的是观音菩萨,久而久之,大士就直接特指观音大士了。如 《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扩展资料: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 《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 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 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 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菩萨之异名
经典中所举出菩萨之异名有:开士(菩提萨埵)、大士(摩诃萨埵)、尊人(第一萨埵)、圣士(胜萨埵)、超士(最胜萨埵)、上人(上萨埵)、无上(无上萨埵)、力士(力萨埵)、无双(无等菩萨)、无思议(不思议萨埵)、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众生、法臣、法王子、胜生子、广大萨埵、极妙萨埵、胜出一切三界萨埵、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成就觉慧(梵dhi^mat ,有慧者)、最上照明(梵uttama -dyuti ,上成就)、最胜真子(梵jina -putra ,最胜之子、降伏子)、最胜任持(梵jina^dha^ra ,最胜所依、降伏持)
普能降伏(梵vijetr! ,最胜所使、能降伏)、最胜萌芽(梵jina^n%kura ,最胜芽)、勇健(梵vikra^nta ,猛健、勇猛)、最圣(梵parama^s/carya ,上轨范师、上圣)、商主(梵sa^rthava^ha ,导师)、大称(梵maha^ -yas/as ,具大名称、大名称)、怜愍(梵kr!pa^lu ,成就慈悲、有悲)、大福(梵maha^ -pun!ya ,大福德)、自在(梵i^s/vara ,富自在、自在行)、法师(梵dha^rmika ,大法师、正说者)等。又以菩萨乃发大菩提心,满足世出世之胜希愿,故称菩萨众为‘胜愿菩提大心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