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军队战斗力薄弱;农民负担严重。
首先内乱的种子在很多年前就埋下了。这张公元696年的地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唐有两个明显相反的用兵方向:
向西对抗突厥,吐蕃以及西域诸国
向东对抗契丹,靺鞨,奚人等部落
两个完全相反,相距甚远的用兵方向,势必会造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军政资源聚集中心,这是很危险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传统,而唐朝是一个没有无线电,铁路,汽车的年代,皇帝控制地方实力派的主要途径就是就是军事威慑。
关中,河朔两个军事行动方向,其实早已经埋下了内战的种子。
在盛唐时期,不受朝廷控制的庞大的准军阀集团虽然正在逐步形成,玄宗时期就设立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让节度使在边地征兵,边境军队高达49万人。
但由于忌惮中央政府的“强大”,朝廷又控制了河朔集团主要的经济来源,这些准军阀一时不敢动作,等到唐朝中央政府略显衰弱,这帮人就活跃起来了,安史之乱只是将这种割据形势摆在了明面上。
其次唐朝的中央政府严重误判了安禄山集团和关中集团的实力。在账面上,唐朝政府拥有压倒性优势,安禄山掌握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兵力,拥有兵力约15-20w。
而唐朝中央军就拥有十余万兵力,同时可调动的个藩镇兵力高达三十万人。仅看人数唐玄宗对安禄山显然有压倒性优势,事实上当时的唐朝中央政府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安禄山有胆量反叛。
当然,唐中央政府的优势仅仅存在于纸面上,首先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而唐朝中央军队久疏战阵,战斗力远远不及安禄山的精锐之师,百战之将。其次从开元晚期开始,唐朝政治日益腐败。等到天宝年间,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挥金如土。
又将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安史之乱初期,唐朝准备不足,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都震惊。河北都是安禄山统辖范围内的,叛军所经过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而唐玄宗仍然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
安史之乱还有其他原因:
比如民族问题:
自南北朝以来,大量契丹人、奚人迁入河北北部,唐太宗打败突厥人以后,又迁徙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
他们的习尚与汉人不同,互相歧视,胡人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史称安禄山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乱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中郎将。在他的收买下,大量少数民族投入叛军帐下。
经济问题: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 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
不仅仅普通百姓受到影响,唐朝的府兵制也受到严重冲击,兵户破产逃亡严重,至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冲折府以无兵可交,府兵制终于废止。此后,折冲府只有兵额和官员,既没有兵,也没有驮马、武器等各项军资。
其实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形势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关中集团毕竟是战争的胜利者,又有全国的供给,实力还是要强过河朔军阀的;而河朔军阀内部矛盾重重,比较有大的军阀就有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等等。
中央的神策军对单一军阀有碾压性的优势,只要不动河朔诸镇的整体利益,或换或杀一两个军阀头目不在话下,完全无法指挥的军阀只有河朔三镇,但也能保持名义上的统治。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依然取得了不少对外胜利:
779年,唐朝击败吐蕃、南诏联军。唐德宗时,剑南节度使韦皋招降南诏,与之结盟,共同打击吐蕃。
843年,唐军在杀胡山击破回鹘,收降回鹘骑兵两万。
847年,唐军击败吐蕃军阀论恐热,之后收复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后逐步收复西北地区被吐蕃侵占的土地。
真正摧毁唐朝的还是“黄巢之乱”,此次起义后,关中地区军事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对抗单一的河朔军阀都困难重重。甚至关中内部,天子脚下都有军阀产生,这时唐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