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宫内的称呼。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陛下,皇上,人主,万岁,万岁爷, 皇后,容华,贱妾,少君,皇孋,御妻,妃子,娘娘,公主,
帝王是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一些专用的名号与称谓。
1、皇帝
天子(源于商朝)、皇帝(源于秦始皇)、万岁(最早是代表喜庆,汉武帝后用到皇帝身上,到了宋朝专用)。皇帝的自称:联、寡人、孤、孤寡、予一人、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
2、太皇太后
皇帝的祖母,皇帝一般对其称为皇祖母。自称本宫(对大臣、奴才)、哀家(皇帝死后自称)。简称太皇,或称太母,是古代中国皇帝及东亚地区部分时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号。在部分朝代曾出现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为太皇太后的变体。
3、世子
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4、皇后
皇帝正妻的称呼,始于秦朝,历代相袭。
5、妃嫔:帝王妾侍的统称。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历代帝王妃嫔众多。
6、贵人
宫中女官,妃嫔的称号。东汉光武帝始置,其地位仅次于皇后。此后,历代沿用其名,但地位的尊卑并不相同。例如,清代贵人位在皇贵妃、贵妃、妃、嫔之下。
7、太妃
已故皇帝的遗妃。清制,皇帝的祖父或父亲遗留的妃嫔,分别称皇贵太妃、贵太妃。
8、惠妃、丽妃、华妃
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玄宗开元时置。《旧唐书·后妃传·序》:开元中,“乃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等三位,以代夫人,为正一品。”
9、美人
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西汉始置。据传,汉宫妃嫔有十四等,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后一直到明代,宫廷中皆有美人名号。
10、寡小君
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礼记·曲礼》下:“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后来臣民对别国也谦称本国国君的夫人为寡小君。
11、昭仪
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元帝时始置。汉朝妃嫔在皇后之下有十四等,昭仪是第一等。“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后世虽然亦多沿用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12、婕妤
又作婕伃。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武帝始置。当时有赵婕妤、尹婕妤等。婕妤在汉朝妃嫔十四等中列第二等。后世(明代以前)虽然亦多沿用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13、内主
先秦时诸侯夫人的称呼。后代有时也指皇后。《晋武帝立皇后大赦诏》:“以仪刑万邦者,必须内主。”
14、元妃、元嫡
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号。《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15、元后、元配
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即位,礼臣议:’孝洁皇后,大行皇帝元配,宜合葬袝庙。”
16、慈壶、慈闱
对帝王母亲或皇后的敬称。宋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晨昏两慈壶,诗礼一贤王。”
17、中宫
皇后的住处,代称皇后。
18、国阴
后妃的别称。古代称男为阳,女为阴,所以帝王的后妃称国阴.
19、御妻
帝王之妻,也叫“御女”、“女御”,位在世妇之下。《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
20、娘娘
皇后或宫妃的称呼。
21、坤极
皇后的别称。《后汉书·梁皇后纪》:“梁小贵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极。”
22、妃
对皇帝的妾及太子、王、侯的妻子的称呼。
23、妃子
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在诸妾中地位较高。
24、妃嫔
帝王妾侍的统称。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历代帝王妃嫔众多。《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
秦始皇灭六国,尽收其宫女充实内廷;汉武帝妃嫔有昭仪、婕妤等四级;晋武帝有宫女近万人;康熙有妃嫔五十一人。
25、嫔、九嫔
皇宫中的女官名,也是帝王的妃子。嫔,也称嫔妇。《周礼·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九御亦即九嫔。据说,宫中女官九人一御,九御八十一人。
唐代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新唐书·后妃传》。
26、妃嫱、嫔御、嫔嫱
宫中的女官,天子、诸侯的姬妾。妃嫱地位高于嫔御。
27、贵妃
妃嫔的称号,在皇帝姬妾中地位最高,仅次于皇后。南朝宋武帝时始置,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位比相国。隋以后历代均沿置。
28、贵嫔
宫中女官名,也是皇帝的妃子。魏明帝时地位仅次于皇后。以后,历代多沿用,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29、德妃、贤妃
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时为正一品。
30、淑妃
宫中女官名,三国魏明帝始置。当时地位较高,仅次于贵嫔和夫人。以后历代多设置。
31、太妃
已故皇帝的遗妃。清制,皇帝的祖父或父亲遗留的妃嫔,分别称皇贵太妃、贵太妃。
32、椒房
又称“椒室”。汉代皇后所居宫殿,用花椒一类的香料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香、多子之义,以表示吉利。后来就以椒房代称皇后。
33、淑媛
宫中女官名,三国魏文帝时始置。位在淑妃后。
扩展资料:
据《礼记》所言,周朝后妃的序位是: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内廷後圯的等级建置与天子外廷的官僚机构是相对应的。天子立六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子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达到外和而国治的目的。
天子後也立六官、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使天下内和而家理。以此而言,在家国一统的传统社会,天子後作为天子的配偶,“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在君主政治中有一席之地。她们的职务是听天下之内治,以与天子的外治相配合。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
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称呼